臺印度MOU初審通過 初期試辦1千人 以製造業為主 採優質仲介及直聘雙軌
【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六月廿六日臺北報導】
立院衛環委員會及外交國防委員會26日聯席審議臺灣與印度簽署的「促進僱用印度勞工瞭解備忘錄」,最終委員會達成共識,將MOU送出委員會。另包含兩項附帶決議,要求勞動部3個月內針對印度直聘制度提出書面報告,設專責單位和訂直聘比例。
勞長討論需回歸解缺工初衷
立院衛環及外交國防委員會26日聯席審議臺印度勞務合作備忘錄,討論除著重於未來開放人數、產業、時程;MOU通過的經貿和外交效果;以及如何直聘服務。
多位立委詢問引進印度移工試辦計畫的具體規劃,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,初期試辦將以製造業為主,人數規模將會非常小預計約1000人,且最快引進也是一年後。
多位立委也要求勞動部注意移工生活適應上問題,也要考慮健檢、醫療、無證失聯相關費用如何處理。
健檢費用擬由勞雇合意
何佩珊表示,初期將會要求良好素質、具備英文能力勞工,也會持續透過專家會議協助;健檢費用目前約定是勞雇雙方合意,未來工作會議可再討論細節。
目前也與印度方約定,如勞工無力負擔意外或染疾所生之醫療費用,或無證件勞工之收容、遣送、醫療費用其無力負擔時,印度方應提供協助,以促請清償。
產業確有需求 不應刻板看待族群
何佩珊表示印方願意接受上述條文和推動直聘,顯示對臺灣的友善態度,也非常積極促成合作。這也是會議中的討論焦點:MOU通過,對產業、經濟和外交上的意義。
立委林楚茵就指出,近期在野黨提案要開放80歲以上聘外看免評,未來人力缺口會更明顯,希望引進印度移工也是各產業真的有需要。立委王定宇也分析,增加移工來源國不只是降低依存風險,也因越南、泰國經濟逐漸發展,自己也面臨缺工。
針對社會對印度的刻板印象、擔憂治安問題,出身馬來西亞的立委羅美玲分享自身經驗,她接觸到對印度同胞的印象是聰民友善的民族,不應以偏概全。王定宇也持相同看法,認為印度部分內政問題不能代表全體國人。
移工來臺需良民證、講習宣導法規
何佩珊也回應,移工來臺除了要求良民證,來到臺灣後也會進行講習,使其瞭解法規,正跟移民署討論規範作業。針對有立委擔憂MOU未順利通過,在外交上的影響,何佩珊表示此次印度方非常積極,若沒有通過退回,對雙方關係會是傷害。
朝野立委雖大致上不反對與印度合作引進移工,但多希望政府改善直聘制度,除了增進移工和雇主權益,也能加大對移工吸引力。除有立委關注第一階段是否就會採直聘?也有立委詢問在系統、人力、經費上的具體困難?
將建立資訊系統 其他作法待評估
何佩珊表示,仍會先以優質仲介和直聘雙軌進行,和印度合作將會是新的直聘模式,勞動部正在摸索,會參考韓國制度建立線上選工的資訊系統,但是除了印度方過去多採仲介管道,另一方面臺灣與韓國國情不同,是否比照設點、選工需再評估。
最終委員會決議,備忘錄審查通過提報院會,不須經黨團協商,但有兩項附帶決議,核心內容為:要求勞動部指定或設置專責單位推動引進印度移工的直聘服務,建置選工資訊系統、擬定KPI績效指標;此外必須明訂直聘引進比例,同時提供直聘雇主誘因(如:減免就安費、優先選工)。